为深入推进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经学院研究决定,现启动2025年度“前沿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项目负责人应为我院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行项目申请人负责制,项目组成员一旦确定不允许变更。团队成员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具有浓厚兴趣,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创新意识及较好素质,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和实验方法的设计。
二、参赛类别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主要是涉及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等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
(二)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
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该类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了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
(三)科技发明制作
涉及能源化工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及生命科学等学科方面的成果,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四)红色专项类
鼓励学生以个人形式或团队形式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伟大成就。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视频图片或其他丰富形式的实践成果。
(五)黑科技展示类
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三、项目申报
(一)申报方式
1.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申报,每个申报项目须指定负责人1名,团队人数最多5人。
2.个人申报,作品需为个人独立完成。
(二)申报条件
1.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内。
2.各项目团队提交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须是项目个人和团队根据立项选题且经过长期调研得出的研究成果。项目作品不得涉嫌抄袭或造假,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视情况追究相关责任。
3.项目指导教师必须为我校专业教师。申报项目须由学生选定或学院指定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
四、赛程安排
(一)材料提交
参赛选手需填报相应组别的作品申报书或专项赛资料,并将电子档(以【申报组别+年级班级+姓名+作品名称】命名)于2025年3月15日前发送至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官方邮箱:qyjcxkxy@qq.com,纸质稿(含作品申报书、其它佐证材料)于2025年3月15日18:00之前交到求是楼1008。联系人:罗维嘉,联系电话:15116184943。
(二)院级初审
3月20日,学院将组织评委老师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的选手可开始制作宣讲PPT和演讲稿。
(三)院级决赛
4月5日,学院举行决赛,评选出优胜作品。
(四)推荐至校赛
对获奖作品进行分类打磨,择优推送校赛。
五、表彰奖励
赛事共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胜奖若干。
附件: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申报书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申报书
3.科技发明制作(作品)申报书
4.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5.竞赛作品文本格式要求
6.竞赛评审规则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2025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