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始于1978年学校参与的腾冲航空遥感试验。1984年,学校在森林经理学二级学科设置林业遥感方向,开始硕士研究生培养,2001年,招收林业遥感方向博士研究生,2024年获批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全国首批遥感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之一。
学科下设遥感科学、遥感信息工程和遥感碳汇技术3个研究方向,重点开展林草光谱响应与植被成像机理、复杂地表辐射散射机理与模型、参数定量反演和同化机理、遥感信息智能处理与解译、遥感变化检测与时空信息提取、灾害监测与防控、碳汇遥感监测与计量等研究,在亚热带主要树种高光谱识别理论、森林资源传感器波段窗口选择、遥感图像智能解译、林分参数定量反演、碳汇遥感计量和林火预警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6人(博导11人),副教授14人,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比例为100%。拥有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杰青、湖南省芙蓉学者、湖湘青年英才等省部级人才8人。
学科注重科学研究。近5年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190项,到账经费1.06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47项,年师均科研经费达47.52万元。学科成员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师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篇数8.1篇。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获湖南省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10余项研究成果正在转化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科科研平台条件良好,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拥有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南方森林资源经营与监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林业遥感大数据与生态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数字洞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中低分辨率遥感卫星地面站、大数据分析平台、地面激光雷达、无人机激光雷达、成像与非成像高光谱仪等高性能硬件设施,仪器设备总值4032万元。已培养了林业遥感硕、博研究生300余人,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博士论文12人次。
学科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现与22个国家的35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选派教师到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留学访问,开展合作研究,与国内遥感领域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为促进遥感科学、遥感技术,碳汇遥感技术应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